2020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和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在银川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银川市直机关工委以“讲政治、夯基础、抓服务、求创新”为要求,抬高工作标杆、提高工作质效,突出“四个维度”,坚持做到“四个牢牢把握”,使党对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机关党建“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取得新成效。
一是牢牢把握政治机关的职能定位,强化政治统领有“高度”。注重提升理论学习实效。机关工委始终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报告会、经验分享会、互动研讨会、达人挑战赛、理论微宣讲、学习成果展播等活动,多措并举增强学习吸引力和实效性。在机关广泛推行“读原文、划重点、多研讨、广交流”学习法,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建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 200 多个,指导督促市直机关争当学习践行新思想的排头兵。注重抓实模范机关创建。坚持做到市委有部署,工委就有声音、有行动、有落实,聚焦创建“模范学习机关”“模范政治机关”“模范执行机关”“模范服务机关”“模范文明机关”,组织召开部署会 1 次、推进会 1次、培训会 1 次,细化出台《任务分工》《考核办法》等配套文件 5 个,以强有力的工作举措推动模范机关创建高点起步、有序展开、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统一,严格评分标准,科学设计得分构成,实现“上级标准”与“群众标准”相结合,通过严督实导,确保模范机关评选经得起检验。三是注重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坚持每一项工作都要从“两个维护”出发,将政治建设纳入机关党建绩效考核,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具体化常态化监督检查,确保在做到“两个维护”上,必须是全面的、具体的、坚定不移的。常态化开展“345”锤炼初心、体悟使命教育,举办庆祝建党 99 周年“政治生日话初心·薪火相传担使命”活动,通过重温党章、入党誓词、入党志愿书等政治仪式,带头开展“强化政治意识,走好第一方阵”党组(党委)书记专题党课,提高党员的身份意识和对党组织的荣誉感、归属感。
二是牢牢把握狠抓落实的目标要求,夯实组织堡垒有“强度”。以标准建设激发抓落实的动力。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开展基层党组织设置及换届选举工作排查,完善换届模板和流程 10 余项,对任期届满或换届选举不规范的 24 个党组织给予提醒,进一步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扎实开展“制度执行年”和“学条例、用条例”活动,常态化开展“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相结合的支部主题党日,推行“A + 4”管理模式,借助“首府先锋”党建信息化平台,定期对党支部落实党内基本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情况进行反馈,严格执行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实现市直机关党组(党委)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党组织全覆盖,不断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以考核督导破解抓落实的难点。将党建工作督促关口前移,建立“一单一书”提醒制度,即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确定每月机关党建重点工作,以下发机关党建重点任务督办单方式,指导督促各部门党组(党委)履行机关党建主体责任,对执行不力的党组以下发问题提醒通知书的形式督促整改,实现事先提醒与事后考评相结合;采取“望闻问切”方式开展调研访谈,对 84 个市直部门(单位)进行全覆盖大走访大调研,建立正面清单和反面清单,找准病灶,对症下药,为年底考核准确画像。以典型示范优化抓落实的方法。扎实推进党支部评星定级和“四强党支部”建设,命名表彰市委政法委等 6 个党支部为第一批“模范机关党支部”,向市委推荐市委办第二党支部等 8 个基层支部参与全市五星级党支部评选。利用“大银川”“银川日报”等报刊媒体,开设机关党建专栏,对“首府先锋”党建品牌推进有力、机关党建工作开展有特色的党组织进行宣传,并给予党建工作经费支持,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牢牢把握科学高效的工作方法,服务发展大局有“力度”。找准中心工作“切入点”。坚持“业务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着力破解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难题,按照“相邻相近、自愿互助、注重实效”的原则,持续推行“重点工作联推,凝聚服务大局合力;重大活动联办,激发干事创业活力;重要载体联建,增强机关党建效力;重点人员联培,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的“四重四联”工作机制,聚焦大战大考,紧盯市委中心工作,组织“四重四联”活动 20 余次,有力推动市直机关党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文明城市创建三场硬仗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这一创新做法先后被中直机关党建研究、人民日报、宁夏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四重四联”开启联建共创机关党建新模式》获得全国学习贯彻“7·9”重要讲话精神优秀成果三等奖。抓住队伍建设“着力点”。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抓“活”教育管理监督,做到在教育形式上“别开生面”,在教育地点上“不拘一格”,把 7 堂党组(党委)书记课堂拓展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文化场馆、疫情一线和群众门前,有效避免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授课方式,变被动嵌入为主动融入。创新管理监督方式,深化党员评星定格,从正反两面、八小时内外规范党员言行,将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常态化贯穿到日常生活,锻造绝对忠诚、绝对可靠的党员干部队伍;着眼于机关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举办党务干部培训班 2 期,创新开展经验交流 1次,实地观摩 1 次,“点对点”“面对面”辅导10 余次,累计培训 1500 余人,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务干部队伍。筑牢服务群众“制高点”。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拓宽服务群众渠道,组织市直各部门着眼于解决百姓关切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深入开展“走基层月活动”,累计参与人数 4775 人次,收集、解决各类问题 1000 余个,切实把“两个维护”落实到坚决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在工作成效中;开展“守护万家平安、点亮文明银川”志愿服务,市直机关 5000 余名在职党员到所居住社区报到,参与社区治理,坚持早晚高峰期文明交通劝导,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助力全国文明城市整改创建;在疫情防控的大考前,机关工委闻令而动、冲锋在前,组织 323 个基层党组织靠前指挥,5480 名党员一线战“疫”,成立临时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服务队 117 个,抽调 1389 名干部职工组建疫情普查预备队,考察确定经得住战“疫”考验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 44 名,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 20 个、优秀共产党员 50 名,市直机关广大党员在应对重大斗争、突发事件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住了考验,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先锋形象。
四是牢牢把握纪律规矩的红线底线,净化政治生态有“深度”。以警示教育引领导向。机关工委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扎实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周活动,组织集中观看《忏悔警示录》《国家监察》《路祸之海》等警示教育片,坚持重大节假日短信提醒和“每周讲廉微课堂”,筛选 38 个典型案例,在 309 个基层党支部进行通报。有效运用“四种形态”,发挥机关纪委监督、执纪、问责作用,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认真审理违纪违法案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净化政治生态。以作风整治提升形象。持续深化纠“四风”工作,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隐形变异等问题”专项整治,紧盯重要时节、重要岗位、重点人群,聚焦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战等重点领域开展监督检查,下发督查整改通知书 20 余份。坚持实施人脸识别抓拍闯红灯督办机制,对 20 余名存在“闯红灯”不文明行为的机关干部函告其所在党组织、取消个人当年选优评先资格,对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旷岗、迟到的部门通报批评,以创建文明城市志愿服务的“小切口”推动机关作风大转变。以责任机制传导压力。坚持日常考行、调研考实、述职考绩,督促基层党组织书记种好党建“责任田”。依据党内法规条例,建立机关工委、部门党组、机关党委(总支)、党支部四级责任清单“明责”;修订完善机关党建考核办法和细则,严格“考责”;执行《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办法(实行)》,听取部门单位党组(党委)书记“述责”;落实“红黄牌”督查制,对失职渎职党组织书记进行“问责”,通过“四责”环环相扣,紧紧牵住责任制牛鼻子,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不断把市直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2021年,市直机关工委将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要求,对标高质量、突出精准性,紧扣庆祝建党100周年主线,抓好谋篇布局高位推动聚合力;瞄准创建模范机关目标抓好服务保障 ,深度融合显作为;大力实施“强政治抓落实、强思想提素质、强组织筑堡垒、强服务促融合、强作风提效能、强责任聚合力”“六强”行动,抓好规范提升,稳步推进固根基,持续以斗争的精神、攻坚的姿态,落实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做好表率的工作要求,为实现“一高三化”目标任务凝聚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银川市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