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 马少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深刻领悟这一重要论述蕴含的政治意蕴和战略考量,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把提高政治能力作为终身必修课,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政治责任。
一、作为党政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各部门各单位职责分工不同,但都不是单纯的业务机关。这就告诉我们,作为党政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必须带头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在实际工作中搞懂弄通“讲政治”与“抓业务”这组极其重要的政治关系。
第一,讲政治是前提,抓业务是本职。讲政治,就是要强化政治意识,要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鉴别力,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任何时候,讲政治都是第一位的。抓业务,就是要在讲政治的前提下做好工作。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无论从事什么行业、身处什么层次、工作性质如何不同,干的都是党和人民的事业,都要接受党的领导,善于从政治上把大局、看问题,善于从政治上谋划部署、推动工作,从业务上提高落实政治任务、政治要求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第二,讲政治,才能抓好业务。抓业务,离不开特定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抓业务的方向、原则、路径都受其制约。一切业务工作只有在讲政治的前提下开展,并且贯穿始终,才能化解矛盾、攻坚克难,迎接新机遇,走向新的胜利。如果不注意讲政治,就会渐渐失去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领悟能力,导致政治意识淡漠,理想信念动摇,投入的具体工作也会失去方向。 因此,我们必须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根本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认识“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只有将党的政治建设融入单位制定和落实业务的全过程,才能在具体工作中加强政治历练,提高政治能力、组织能力,才能落实好中央的决策部署。2020 年以来,我们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首先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讲清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最迫切、最紧要的工作,是一场需要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及广大群众参与的人民战争。于是,我们坚决遏制了疫情蔓延,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和安全,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第三,抓好业务,才能把讲政治落到实处。讲政治不是空话套话,其作用体现在抓业务的过程和实绩中。以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例,当前有内设机构、派出机关、所属单位、执法大队以及基层市场监管所等 66 个,全局系统共有公务员、事业编等各类干部职工 500 余人,市场监管队伍可谓庞大。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也是服务群众最广泛、最直接、最具体的部门之一,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盐业、价格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监管,以及市场秩序的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保障等工作,每一件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每一项都关乎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党和国家的政治理念,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展现着市场监管的担当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指出:“县一级阵地,必须由心中有党、对党忠诚的人坚守。当县委书记,要记住自己是中国共产党的县委书记,是党派你在这里当县委书记的。”同样,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也是党派到这里工作的,必须要牢固树立市场监管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市场监管工作就是政治工作的意识。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设一支绝对忠诚绝对可靠、同心同向合力合拍、闻令而动善作善成的市场监管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才能把讲政治落到实处,才能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党的初心使命。
二、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坚定不移履行政治责任和政治规矩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9 年党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党员、干部不论做什么工作、级别多高,都是党的干部、组织的人,要牢记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总书记也讲到,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一名党组书记,最根本的政治责任就是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和各种顽瘴痼疾,要勇于揭短亮丑、较真碰硬,敢于瞪眼黑脸、执纪问责,推动管党治党由宽松软转向严紧硬,并不断向基层传导延伸,把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未萌之时、解决在职责范围内。
一方面,要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到实处。党内政治生活是扫除各种“政治灰尘”的重要法宝,要切实增强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从根本上解决政治不纯、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推动党员意识更加强烈。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领导干部要把思想入党作为终身课题,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自觉学习党章、尊崇党章、遵守党章、践行党章,经常用党员标准和党员义务对照检视,始终把自己置于组织的教育管理中,用先进模范行动把底色打牢、把名片擦亮。推动组织生活更加务实。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双重组织生活、主动交纳党费、自觉汇报思想等制度规定,带头接受党内政治文化熏陶,持续接受政治生活的“磁场辐射”,自觉维护组织生活的权威性、严肃性,为提升政治能力提供丰厚滋养。推动“批评武器”更加有效。《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和若干准则》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领导干部要带头、班子要作表率,在党内营造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良好风气,认真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交锋,坚决消除“批评领导怕穿小鞋、批评同志怕伤和气、自我批评怕丢面子”的思想顾虑,勇于刀口向内自我解剖,直言不讳指出他人不足,虚心诚恳接受别人批评,敢于红脸出汗、扯袖咬耳,坚决防止人情关系困扰、单位利益驱使、好人主义侵蚀,避免党内政治生活随意化、平淡化、娱乐化、庸俗化。推动组织原则更加坚定。一些领导干部走上歪路,往往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淡薄,是从组织防线上突破的。有的绕过程序搞“一言堂”,有的只讲集中不讲民主,还有的会上说一套、会下做一套。必须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善于发扬民主、集聚民智,敢于坚持真理、秉公直言,讲原则不讲人情,按程序不搞变通,不折不扣落实党的制度、规则和决议。
另一方面,要抓好纪律严明这个关键。纪律是政治能力的重要保障,过不了纪律关,政治能力就会跑偏脱轨。领导干部要立身为旗、率先垂范,弘扬自我革命精神,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挺起精神脊梁,坚守精神家园,努力塑造有风骨、有境界的政治人格。要带头讲规矩。牢固树立“讲规矩才能干成事、守规矩才会不出事”的理念,严格按制度、按程序、按规矩办事,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尤其要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以铁一般的纪律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引导推动成风化俗、正气充盈。要带头守清廉。必须带头从严要求,带头抵制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坚决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底线,确保思想纯正、品行端正、为官清正。要带头受监督。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监督就好比“政治体检”。领导干部要把监督看成是一种关心、爱护和保护,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
三、作为“关键少数”,必须坚持不懈提升政治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我们党建设好,必须抓住“关键少数”。各县(市)区、各部门“一把手”都是“关键少数”。“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如何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需要有关键作为,尤其是要以“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在实践中坚持不懈提高政治能力。
一要有“两把刷子”,不做“两面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就是新时代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两把刷子”。对领导干部来说,政治建设是第一建设,政治标准是第一标准,政治能力是第一能力。忠诚才可靠,可靠才可用。对党绝对忠诚是最根本的党性要求,必须增强政治自觉、政治定力、政治历练、政治担当、政治自律,嘴上说的、心里想的、实际做的,都要完全一致,自觉做政治过硬的表率。
二要成为“行家里手”,不做“二传手”。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各领导干部既要有做好工作的强烈愿望和十足干劲,也要防止“爱岗不敬业、敬业不专业”,克服有“上前”的意识状态、缺少“上手”的知识能力,避免成为只能上传下达、在面上吆喝的“二传手”。始终把工作当学问做,在实践中培养专业精神、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做什么钻什么,有针对性弥补精神软肋、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专门家、主攻手。
三要发挥“头雁效应”,不做“稻草人”。 群雁高飞头雁领,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坐镇中枢、指挥四方,其作风形象、精神状态如何,决定着工作推进的成效。对于本地本单位的改革发展,要有干事不避事、担责不塞责的进取精神,拎着乌纱帽干事,而不捂着乌纱帽做官。应当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的山芋。针对矛盾和问题,尤须拿出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用钉钉子精神,一件一件抓推进,一项一项抓兑现。“头雁效应”充分发挥,就会形成头雁领飞、群雁齐追的壮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