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银川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要精神,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推进双创工作各项部署,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项工作,聚焦创新增动能、创业促就业,着力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贡献力量。2021年以来,为739名创业个人和382家中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25亿元;培育创业实体8939个,创造新岗位15975个,创业带动就业17648人;为169名重点群体发放创业补贴156.2万元,开展创业培训5430人次。
一、2021年以来工作成效
(一)优化“双创”环境,发展活力持续释放。一是全面落实创新创业政策。先后出台《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扶持青年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若干意见》《银川市大学生创业房租补贴管理办法》《2022年度银川市优秀返乡人才创业项目补助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税费减免、创业贷款、创业培训等方面为不同群体创业者量体裁衣。二是强化创新创业扶持。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制定中试熟化项目补贴、创新平台认定奖补等政策红包,促进R&D经费每年增长不低于30%,切实将科技政策转化为创新发展动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设立创新创业“绿色通道”,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优先安排创新创业项目用地,在办公用房、用水、用能等方面给予支持,切实减轻创业创新负担。三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四梁八柱”,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49.2%,培育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28家,自治区级数字化车间23个、智能工厂15个,工业机器人试点示范7个,培育新增自治区制造业行业领先示范企业3家,示范产品2项,培育国家级、自治区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0个,累计上云企业达到300家。
(二)打造“双创”载体,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一是扎实推进“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建设,加强与东部科技强省(市)创新联动,共组织实施东西部合作项目近200余项,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100余项。创新组建银川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共建创新平台,累计实施市级以上重点重大科技项目13项,争取资金1.1亿元。二是积极打造多层次双创载体。打造银川经开区育成中心,吸引450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入驻,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平台;成立银川工匠学院,每年为中环、蒙牛等重点企业引育技能人才万余名;建成全国首家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孵化退役军人创办的企业22家,辐射带动就业1000余人。截至目前,累计培育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39家,其中发展为自治区级21家,区级发展为国家级3家,入驻企业已达2808家,在孵企业1075家,带动就业5045人。三是建立重大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围绕重大项目“揭榜挂帅”征集企业关键创新需求,筛选形成“超细金刚线及工艺研发”等8个“揭榜挂帅”榜单项目。四是加大“双创”载体培育力度。实施“百企科技展翅”行动,搭建“四个重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方向、重点产业)培育库,梯队培育科技企业,推动创新主体集群发展。
(三)引育“双创”人才,资源要素持续聚集。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出台《银川市人才计划优化整合意见》《银川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团队选拔培养办法》等政策,组建银川市高质量发展专家智库和全市科技人才信息库,引导、激励科技人才投身科研生产一线,探索以能力、绩效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推进科技人才“双轨制”评价制度。二是科技人才引进。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李华等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400余名,引进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人才团队50余个。深入实施“高精尖缺人才引领”等五大人才工程,先后认定高精尖缺人才616名、遴选学术技术带头人储备人选816名、评选“凤城系列”9个序列人才341名。实施“多层次”人才安居工程,投资5.5亿元打造“揽秀苑”高端人才社区,投入2.3亿元购置装修130套人才公寓、366套共有产权房。三是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组建了首期规模为1000万元的“银川新星”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印发《银川市“银川新星”科技创新引导基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银川市“银川新星”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实施细则(试行)》,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发展。四是加强创业培训指导。深入实施“技能银川”提升行动,鼓励企业与社会培训机构、高校、职业院校开展“订单式”培训,大力推进网络创业培训,引导和帮助更多的人投身创新创业;借助“张帆创业指导师工作室”,开展创业指导四进、大赛评审及辅导、企业家“坐诊”或“实地问诊”、企业沙龙、学术研讨、“马兰花开宁夏川”创业服务基层行等活动42场,激发了劳动者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
(四)加强双创宣传,积极营造双创氛围。一是积极开展双创活动周活动。连续承办五届自治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分会场活动,举办“同心协力创业,凝心聚智创新”“青年领航行动”等50余场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主题活动,充分发挥活动周带动创业就业、拓展就业空间作用,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社会氛围。二是打造多样化宣传活动形式。组织开展两届“创新创意在银川”活动,银川科技活动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宁夏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论坛等多场赛事活动,不断激发创新创业热情。三是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成立创新创业宣讲团,加大对“双创”政策措施、工作成效的宣传力度;开展“创新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引导全民崇尚创新、投身创业;广泛开展创新竞赛、创业指导、岗位练兵、经验交流等活动,不断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二、下一步推进措施
一是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和“放管服”改革,激励撬动创新主体研发投入。开展企业梯次培育行动,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专精特新”企业50家、上市企业1家。加大对初创实体的支持力度,进一步降低创业成本,提升初创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支持用工密集的地区建设劳动力市场、零工市场和人力资源服务工作站,鼓励和支持更多劳动者创业就业。
二是着力提升创业服务能力。制定银川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绩效考评管理规范,加强监督管理,激发孵化潜能,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质量。提升线上线下创业服务能力,打造创业培训、创业实践、咨询指导、跟踪帮扶等一体化创业培训体系。支持建设一批返乡入乡创业园、农村创新创业和返乡创业孵化实训基地、县级农村电商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乡镇运输服务站,加强返乡创业重点人群、脱贫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农村电商人才等培训培育。
三是着力培育创新创业主体。扎实推进“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建设,搭建创新平台3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自治区“小巨人”企业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引进培养高水平创新团队20个、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1500名。出台一揽子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积极鼓励企业开展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加大培训辅导力度。引导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根据服务成效给予支持。
四是着力激发劳动者创业活力。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组织开展创业指导志愿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劳动者技能和素质,促进劳动力顺畅流动、优化配置,有效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要切实加强对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有效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持续提高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