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在银川的众多街巷中,选一个最具富贵气质的名称,珠市巷大概是最有把握入选的。
由解放东街绿洲饭店东侧的巷口进入,转过两道直角的弯,然后一直向北,通到文化西街,总共两百米左右的距离,这就是今日的珠市巷。如今,在这条老巷子里,除了南段巷口有几处旧平房外,其余的段落仍称得上“高档”。两旁,除了一两座较普通的居民楼,其余皆为筑有围墙的二层独门小院,匀称地分布在小巷及再向两边伸展出的更小的支巷里,在四周喧杂的闹市氛围里,保持着一份难得的幽静与雅致。
小巷为何叫珠市巷?如今问巷子里的居民,已很少能有说清楚的了。比较多的一种说法,其实就是我们看到这个名字的第一反应:与珠宝有关——“大概这里以前是卖珠宝首饰的地方吧……”
在辞典里翻寻“珠市”的词条,释义也多与此有关。如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合浦有珠市。”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地语·四市》:“东粤有四市:……一曰珠市,在廉州城西卖鱼桥畔。”它们的涵义指向:“买卖珍珠的集市。”
珠市巷之名,果真与此有关吗?在宁夏文史专家吴忠礼的考证中,事实完全迥异。而且由这条小巷所牵涉出的一段历史,甚至与银川整座城市的变迁有着很大的联系。
元朝末年,时局动荡,镇守宁夏的地方官因兵力不足,无力固守整座偌大的宁夏城(今银川),于是就将城池的西半部放弃,将西城墙向东移建,位置约在今进宁北街东侧,试图以有限的兵力,坚守宁夏城的东半个城,而被放弃的西半城则变成了城外的荒地。
时间进入明代,地方官决定将“缩水”的宁夏城恢复至前,于是又开始重建西半城。恢复的西半城东西走向的中心街道,时称新西门大街。在这条新辟街道的两旁荒地上,虽然陆续修建了郡王府、官署、庙宇等一些建筑,同时也有一些居民移迁到西城居住,但仍有大片闲置空地。为了充分利用这些空地,当局便在西城西北角修建了一个大型养马场,时称“西马营”,又在西南角修建了一个供应军马的草料场,同时还把位于城中部的废西门西北部的一大片空地(相当于今老干部局、绿洲饭店附近一带区域)开辟为活畜交易市场,专门买卖活体猪羊,称为猪羊市。也因为这个原因,当时百姓也就把新西门大街靠近猪羊市的这段街道俗称为猪市街。而沿市场的西边有条小巷,是猪羊市场的出入口,也便成为“猪市口”。
清朝以后,宁夏府城人口增多,土地需求量增加,再加上市容的关系,决定将位于市中心地带的这个市场撤销,活羊交易改移到羊市街(在今玉皇阁南街与朝阳巷以东的一片空地),而生猪交易则迁到城外,放在南关(今胜利街北端附近)。市场迁走了,但相关地名却保留了下来,一直到民国初期都没有改变。在民国初期编修的《朔方道志》书中仍可见“猪市大街”的称谓,而在宁夏城图中仍把西大街中段标明为“猪市大街”。
到了民国后期,查阅当时绘制的“宁夏省城全图”,“猪市”的名称在这片区域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珠市巷”这一字眼。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原有名称不雅,故依音改为新名。
从“猪市”到“珠市”,无疑是一个巧妙的转换。借助网络搜索,这样的例子其实并不鲜见,比较知名的北京珠市口,其来历据考证也是源于旧时这里是买卖生猪的交易市场——“猪市口”。类似的还有四川成都、江苏淮安的“珠市街”,据说也是这样的源头。从“猪市”到“珠市”,从“烟火市俗”到“闪闪发光”,如果这些异曲同工的说法均确凿成立,它们所映照的也正是地名于时光中的趣妙,以及一座城市从历史深处款款走来的生动履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