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登录个人中心

        阁第湖的前世今生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发布日期:2016-07-21
         

         

          在今天的银川市兴庆区东部,友爱街与燕庆街间,有一片正在开发的城市新区域。车来人往的建筑工地,渐次崛起的现代高楼……一片忙碌喧嚣中,不太为人所知的是,一处名为“阁第湖”的湖泊在此存身。在对其名称、身世的探究,过往、前景的观照中,经历着新一轮改造的阁第湖,正静静展露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与画卷。

          “锅底”之称,因形而来

          记者以市区鼓楼为起点一路向东,经解放街、银通公路至大新村,再折向南,穿过一片正施工的建筑工地,即至阁第湖,全程3.7公里左右。

          下午时分,阁第湖的水面泛着一种青灰的色泽,湖中央是尚枯的大片苇草。绕湖一周,约1.5公里。湖一面临大新渠,其余三面皆为工地包围,也因此,湖畔并无钓者或游人,只依稀听到苇丛中有野鸭的几声鸣叫,多少显得有些寂寞。

          以上即是它今时之况。可以预期,随着这次的开发建设,这一原处市郊(大新镇境内)的湖泊,即将成为银川市区里的又一处繁华“内湖”。

          查看地图,“阁第湖”是此湖今天的称呼,它原先的名字是——“锅底湖”。

          77岁的项孝,是土生土长的大新镇当地人。说起“锅底湖”的来由,他这样解释:因为此湖坡度较陡,越向中央走,湖水越深,以至平时岸边苇丛茂密,而湖中央寸苇不见。

          项孝的解释,自然是从湖的纵剖面形状来说——确实很像平时用的铁锅。可以做一比较的是,江苏泗阳县也有个“锅底湖”,有考证者对其名称的解释是:因湖边缘的整体形状,像过去使用的一种尖底铁锅。

          有趣的是,若从卫星地图上查看,银川“锅底湖”今天的俯瞰形状,也很像一口圆锅。而且,其东南方向还伸出了一处方形水域,如一个手柄,使湖整体外形更与今天那种手持炒锅颇为相似。

          “源起何时”,与渠相关

          “锅底湖”名称,究竟何来?在尚无更多佐证的情况下,项孝的这种解释更可靠些。毕竟,经过时光变迁,湖泊的水域外形,变数会很大。

          接下来一个问题是,此湖究竟“源起何时”?项孝给出的回答是:“几百年了吧……至少,我出生前,它就在那儿了。”

          查阅《乾隆宁夏府志》,有“锅底湖”的字眼,卷三“山川”载:“陈家湖、西湖、锅底湖……皆在丰登堡。”然而,联系到文中的“丰登堡”(今丰登镇一带),与今时方位比较,很难对应。也就是说,这很可能指的并非同一个湖。

          历史上的银川平原,曾湖沼密布,在银川城周即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然而,串缀于平

          原上的这些湖泊,却各有成因。宁夏大学教授、我区着名地理学者汪一鸣解释:这些湖泊,有一种是年代较久的“牛轭湖”,即黄河古道遗迹;还有一种是年纪较轻些的“渠间洼地湖”,是随着引黄灌区开发,因渠道排水不畅等因素而形成的灌区次生湖。从地图上判断,现在的“锅底湖”应该属于后者。

          在如今“锅底湖”的东南,大新渠与其擦身而过。大新渠,唐徕渠支渠之一,始建年代不详,亦有说“传唐代始开”(《银川市地名志》1988年版)。所以,如果要进一步推断“锅底湖”更具体的形成年代,大新渠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物。这里,不妨留待有兴趣的专业人士,进一步考证。

          忆昔望今,值得期许

          名称、源起之后,自然要说说此湖的变迁。

          今年60岁的赵武强,也是在此湖附近长大。在他的讲述里,“锅底湖”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水域要远比现在大,还有许多鱼。“湖边的芦苇长得很密,村里人包粽子时都会去湖边摘叶子。湖里曾有好多鱼,一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来此垂钓者都是络绎不绝。”赵先生的记忆里,此湖的“衰落”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湖面逐渐萎缩,没有了补给水源,水质也慢慢变差,鱼越来越少。2000年之后,钓鱼人基本就看不到了……”

          结束寻访,再次穿过忙碌的工地,回到今天的“锅底湖”。2014年,随着银川永泰城项目的启动,位于建设区域内的“锅底湖”,也在这一轮规划中更名为“阁第湖”,以谐音的变更,寓意其前景的美好。更名后的阁第湖,将进行深入的景观改造,开始它“今生”的另一段旅程。

          作为阁第湖改造方的永泰集团,对此有着详细的规划。项目规划将根据周围环境及人群使用方式,分为滨湖广场区、休闲花园区、康体运动区、生态体验区、环湖休闲区等五个区域。通过自由路网的组织连接,在原阁第湖基础上,扩大湖面并恢复生态绿色滨水空间,打造一个独具魅力的城市级生态休闲公园,提升城市的环境、社会和经济价值。

          “它水质纯洁,风光秀美,夏秋两季,湖里的芦苇生长茂盛,清香高大,湖里还生长着水草……野鸭水鸟也在湖里时出时没……”(《冰钓乐园锅底湖》银川,张钰琳/文;刊于1996年第3期《中国钓鱼》)

          这是采访中,记者偶然寻到的一篇描写阁第湖当年的文字。虽然,仅为片断摘录,也只算此湖一路走来的短短一瞥,但昔日风景仍令人回味。想来,随着它全新一轮改造计划的实施,阁第湖不久的将来,更值得期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