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前,灵武城东门外3里多有一个地方叫教场滩,面积很大。《嘉庆灵州志迹》曾记述过这个地方,说“教场在城东门外”。上了年纪的人们对这个地方的记忆都非常深。那是一个阴森可怕的地方,荒草连片,鼠兔出没,沟大壑深,地面高低不平,到处是坟墓。一些年久失修的坟墓经风吹雨淋,塌陷出一个个黑洞,如同一只只巨大的眼睛,无奈地望着天空。被水冲成壕沟的低洼地,裸露着雪白的枯骨和死人脑壳,非常恐怖。
由于是坟墓区,许多年过去,这块地方刺蓬茂密,有的地方野草长到半人多高,蛇爬鼠窜。靠东边是沙丘起伏的荒漠,西边是人们叫做“锅底坑”的低洼地,坑边长着两排树干很粗的白杨树,人们叫它们“鬼拍树”。树上有很多鸟巢,栖息着不少乌鸦,不时“哇哇”乱叫,使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即便是白天路过,这里的环境和自然景象也是那么瘆人。走着走着“呼哧”一声,从草丛中窜出一只肥硕的野兔或睁着猩红眼睛的野狗,叫人倒吸一口冷气,不由得毛骨悚然。教场滩最西边的地方,倒是有面积几十亩的平地,那是新中国成立前,灵武城百姓每年清明举行“城隍出府”活动的地方。这块平地是为举行诵经仪式,城隍庙的管事人专门安排人平整出来的。
教场滩是灵武历史上第一个练兵场,是专门操演练兵的教场。在清代的史志上就有专门记载。灵武在历史上是有名的边陲重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个教场,是一块特殊的地方,历史上曾有过多少雄兵骁将在这里每日操演呐喊。20世纪40年代后期,灵武驻军国民党暂九师的一些兵士和教场滩周边的一些农民平墓还耕、填坑造田,荒芜的教场滩逐渐改造出一些高产的蔬菜田。解放后,人们加大了改造教场滩的力度,在教场滩的西边盖起了民宅,开垦了田地。
20世纪60年代,灵武园艺试验场的职工向荒山要地,引水上山,平丘陵,填洼地,开渠造田,植树造林,用辛勤的双手把教场滩东边的荒陵沙丘改造出了4000多亩土地,种植了树木。如今的教场滩民居林立,青菜碧绿,瓜果飘香,树木成林。极目望去,绿浪滚滚,郁郁葱葱,毛乌素沙漠边缘竖起一道绿色的屏障,昔日的教场滩彻底改变了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