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市人大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9-11-19

        2019年6月27日,银川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银川市脱贫攻坚工作报告。针对银川市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移民管理不到位、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产业扶贫基础不够牢靠、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聚焦移民管理强化资金监管注重产业引领提升内生动力等审议意见,要求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处理,进一步提升银川市脱贫攻坚工作水平。按照会议意见,现将有关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服务管理,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

        一是研究解决政策性移民后续发展问题。结合银川市实际,出台《银川市关于解决政策性移民发展问题的实施意见》,切实解决移民安置区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移民群众持续增收难、移民群众户籍迁转、政策性移民“多代多人”住房困难、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扎实做好户籍、社保、医保接续工作。建立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定期协商制度,核查各移民村、移民安置点医保覆盖情况逐村逐户对账销号。目前已办理移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1.4万人,其中领取养老金待遇0.3万人;全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医保实现全覆盖。三是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和鼓励移民就业创业。通过开展购买公益性岗位、开发社区服务类岗位、发放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等就业援助工作,促进移民群众实现就业。截至目前,累计实现政策性移民转移就业3925人,已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49人,完成全年任务的95.8%。四是完善社会兜底保障。出台《银川市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创新性地把因病导致的刚性支出和因照护重度残疾家庭成员造成的收入损失从家庭可支配收入中扣减,以便将以上两类家庭纳入低保。五是加强社会事务管理。增配网格员并充分发挥作用,重点加强对劳务移民摸底和识别工作,特别是加强劳务移民中入住、改迁、就业及收入情况的专项调查,建立常态化结对帮扶机制。

        二、强化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按照扶贫开发“四到县”机制,加强县(市)区监督监管职责,强化县级主体责任。建立资金监督长效化机制,组成市扶贫、财政、审计联合工作组,专项检查和审计市本级和各县(市)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形成报告并反馈至各县(市)区及市直部门予以整改二是继续开展扶贫资金结余、滞留专项清理。清理检查各县(市)区2018年及以前年度扶贫资金结转滞留问题专项清理检查,并对检查结果予以通报,要求加快资金支付进度。截止9月底,各县(市)区2017年及以前年度滞留扶贫资金已全部支付完毕;2018年支付率达94.18%结余滞留2538.62万元,主要为自治区脱贫攻坚地方债资金和“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资金计划11月底完成支付。同时,对2019年已下达的扶贫专项资金进行自查自评,根据(市)区的资金支付情况,统筹安排2019年度剩余扶贫专项资金。三是认真落实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深入开展扶贫信息县、乡、村“三级公开”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确保扶贫项目、资金阳光化管理和精准使用。利用扶贫资金动态监管平台,对各级各类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下达、支付及项目资金绩效目标执行情况进行逐环节全流程动态监控,实现财政扶贫资金运行过程可记录、风险可预警、责任可追溯、绩效可跟踪。

        三、坚持产业项目引领,全面增强乡村发展能力

        一是聚焦优势,打造特色。坚持以扶贫产业项目为抓手,立足贫困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农民意愿,因地制宜打造致富产业。2019年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5个全市已形成设施农业、菌草、花卉、红树莓、肉牛养殖等特色扶贫产业,产业扶贫基础进一步夯实,成效进一步显现。二是探索模式,提升效益。在“贫困户+合作组织”“贫困户+扶贫车间”“贫困户+龙头企业”等模式基础上,鼓励、支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如 “企业+基地+贫困户”“园区+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村集体经济+农户”等模式,有效把村集体、贫困户和经营主体连接起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贫困村集体经济收益全覆盖有效带动贫困群众持续收致富。三是消费扶贫,打通渠道。大力开展消费扶贫活动市、县两级共举办扶贫产品展销活动50余期;对百余种商品在机关单位、商业街、金融网点等地分批进行展销,销售总额近百万元。同时,积极推进扶贫农副产品进驻大型商超,目前已销售扶贫蔬菜4000余吨,销售金额1700余万元。

        四、坚持扶贫扶志并重,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一是提高培训质量。创新校企联合培训模式,突出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组织开展扶贫干部轮训3期391人次“两个带头人”培训班1期50人次,技能培训90人,提升扶贫工作人员脱贫攻坚能力和水平二是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印发《银川市“推动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过筛子”工作,指导督促各村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有效遏制高价彩礼、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三是深入开展扶贫扶志行动。加强脱贫先进典型的宣传,大力弘扬勤劳致富精神表彰奖励脱贫攻坚示范户32户。探索建立贫困村积分超市,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贫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自我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自我发展意识不强、依赖思想严重等问题

            

                              

         

         

                                         银川市人民政府

                                         2019年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