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9月9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全民健康信息化应用发展典型案例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入选。银川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飞以“发展互联网+构建医疗健康新生态”为主题,从搭建一个平台,建立一套机制,建设七大应用服务体系等方面介绍了银川市“互联网+医疗健康”情况。
银川市“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借力宁夏建设国家级“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优势,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形成了一套低成本、可复制的“互联网+医疗健康”银川模式,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一是搭建一个平台。把银川市各医疗机构的各个应用服务平台,整合成一个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协同平台,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实现了健康医疗数据互联互通。二是创新一套机制。银川市从2016年开始,先后出台了19项互联网医疗配套政策,基本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政策体系。并针对每个“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项目建立了相应的机制,整合资源,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多方共赢,保障各个项目顺利推进。三是建设七个应用体系。由市医院牵头,建设互联网应用体系。建设便民服务体系,开发了银川健康广场微信小程序,把全市医疗机构的资源统筹起来,把银川市做为一家大医院来管,统筹全市号源、床位、大型医疗设备信息和药店信息,优化居民就医全流程,切实提高老百姓的就医感受;建设远程诊断体系,在银川市分层级建设了各类远程诊断中心,通过人员云化、平台虚拟化、机制市场化原则,实现时间上、地域上和诊断内容上“三个”全覆盖,推进区域内诊断标准化和同质化;建设线上门诊体系,建立了全市三个层级的“互联网+远程门诊”服务体系。通过全国专家会诊中心实现了疑难病不出省,通过银川远程专家门诊实现了大病不出县,通过银川在线互联网门诊实现了常见病留基层;建设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以建设一个平台、一套设备、一个团队、一个机制的模式,建设了多个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慢病管理服务体系,全面开展慢病管理和医养结合相关工作;建设药事服务体系,建设药品流通服务云平台、处方审核流转中心、精准药学服务中心等项目,提供全流程的药事服务;建设科研教育体系,成立了银川市“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研究中心,组织全国各个互联网公司的100多名工程师,与银川市各医疗机构共同开展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还成立了5G+医疗实验室,互联网+各个专科中心,以及医生继续教育平台、患者教育平台,构建了相对完整的互联网+科教体系;建设医疗监管质控服务体系,建设了互联网+医疗综合监管平台,把医疗、医保、医药这几个方面的监管整合,成立了综合监管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