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强度推进依法严惩、高质效办理黑恶案件、高标准落实行业治理、高起点开展长效常治”的态势,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为全市政治社会保持稳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临近收官,下一步,银川市将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并制定打击防范黑恶犯罪长效机制,巩固深化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从根本上遏制黑恶问题滋生,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3年成绩单
■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共查办涉黑恶线索13537条,核结13521条;打掉黑恶犯罪团伙32个,其中黑社会性质组织7个,恶势力犯罪集团及团伙25个;共抓获各类涉黑恶违法犯罪嫌疑人2160名,破获案件1396起。
■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等共313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6人,判决26人。
■查封、扣押、冻结涉黑恶资产总估值25.9亿元,生效案件判处财产刑3.13亿元。
■查获传销人员1.6万人,捣毁传销窝点4141个,成功破获“8·30”“6·25”等特大传销案件;查处非法营运车辆3161辆,行政处罚2297万元。
■2020年,全市刑事发案、八类主要刑事案件、盗窃、“两抢”案件分别同比下降15.58%、17.76%、42.21%、34.04%,电信诈骗案件破案数、抓获人数、挽损数同比上升136.5%、473.3%、295.71%。
■在中央督导和“回头看”中,银川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得到中央第20督导组充分肯定,连续两年在全区考核中位列第一,群众对涉黑恶案件办理满意度达95%以上。
涉案财产全查清利益链条全挖出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期间,银川市健全完善市扫黑办牵头,公检法司、金融、税务、商务等部门联动“打财断血”工作机制,形成打击处置合力。强化协作配合,对正在查处和新增的案件实行房产、车辆、资金、贵重财物、公司股权、有价证券“六必查”,努力实现涉案财产全查清、利益链条全挖出。
银川市坚持边扫边治边建,在社会治安、乡村治理、金融、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15个重点行业持续发力、深化治理。建立政府各副市长牵头,市政府办公室全面统筹协调,部门监管、行业负责的行业乱象源头治理工作机制。邀请45名特邀监督员,对道路交通、社会治安、教育、金融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情况开展监督。建立政法部门与行业领域配合机制,政法部门针对办案中发现的行业领域治理漏洞发出“三书一函”1139份,倒逼行业部门落实监管责任。
银川市还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融入基层治理,与自治区“1+6”政策体系(即基层社会治理+乡村、社区、宗教、校园、企业、社团治理)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3年来,逐年分别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110个、60个、55个。落实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资格联审机制,审查3300名村“两委”成员,清理不符合条件的96人,斩断黑恶势力向基层组织渗透的渠道,推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凸显。深化“两个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青苗工程”,培育致富带头人1200余人,储备村级后备力量800余人。
继续推进“六清行动”固化成果
“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组织领导机制。”据银川市扫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工作需要,推动保留各级党委和行业部门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常态化运行,确保扫黑除恶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同时,我市还将继续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对社会背景复杂、关系盘根错节、群众关注度高的重大涉黑涉恶案件,各级政法机关领导亲自包案,传导压力、推动攻坚。建立健全“打伞断财”协作配合机制,政法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全面推行“双专班”联合办案模式,同立案、同侦办、同公告。深挖彻查“保护伞”“关系网”;与金融、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黑恶财产联合查控平台,全面拓展“打财断血”渠道,坚决铲除黑恶势力的经济基础。
我市各有关部门还将继续推进“六清”行动,积极梳理、总结、提炼经验,固化成果,持续提高扫黑除恶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努力完成扫黑除恶常态化新任务、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要求。做到“线索清仓”再提速,“逃犯清零”再发力,“案件清结”再攻坚,“伞网清除”再突破,“黑财清底”再精准,“行业清源”再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