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内容快速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科学技术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计划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 640100-104/2018-91084 | 发布日期: | 2018-07-24 |
---|---|---|---|
发布机构: | 银川市科学技术局 | 责任部门: | 银川市科技局 |
名 称: | 银川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报送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的报告 |
市政府办公室:
2017年以来,银川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引进科技创新资源,谋划科技创新重点项目,降低全社会科技创新成本,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按照《关于上报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的通知》要求,我局对上半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重点工作落实情况、重点项目推进情况、为民办实事情况及亮点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并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举措,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市全社会R&D投入预计为18.64亿元,全社会R&D投入强度(即:R&D投入占GDP比重)为1.15%,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0.5%(2017年数据待2018年8月由统计部门发布)。为力争2017年R&D强度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实现新突破,全社会R&D占GDP比重达到1.6%,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1%,市科技局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通过“宁科贷”、“研发贷”、科技板挂牌等措施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助力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提高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投入积极性。二是以财政科技投入为引导,鼓励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2017年市财政安排科技创新资金3600万元支撑产业创新发展。三是强化科技创新R&D统计工作,开展企业R&D统计培训,提高企业报表填报质量,同时以完成R&D投入统计报表报送作为支持规上企业科技创新后补助项目的重要条件,要求企业做到R&D投入应统尽统。
二、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积极谋划科技创新顶层设计。(亮点1)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我局特针对全市科技创新短板,起草了《银川市“科技强市”战略实施意见》,明确了全市未来几年科技创新各项目标任务,重点从“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打造风生水起的创新生态、集聚科技创新要素、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统筹协调推进科技创新”五个方面进行创新布局,着力解决创新投入不足、活力不强、人才缺乏等问题,切实增强发展的竞争力。现文件已经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会议原则同意,待进一步完善修改后印发实施。
(二)大力引进各类科技创新资源。
组织人员外出考察10余次,对接外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运营、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等单位机构,与浙江大学、兰州大学等10余所高校,中国电子科技研究院、中科院环境中心等相关所(中心)以及北京启迪科技孵化、北京软件交易所、京东和百度创新中心等专业科技服务企业进行交流,大力引进这些机构单位在我市建立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设立分支机构,为我市科技型企业提供服务。目前,与浙大的相关合作建议已经报市政府研究。中国电子研究院、中科院环境中心与我市企业的横向技术合同已经签订,北京软交所和京东创新中心入驻我市也初步达成协议。同时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联动和对口支援等机制来增加科技创新力量”的号召,推动我市与江苏省等科技强省开展东西部科技交流合作,上周已与苏州、南京、扬州、镇江等地完成初步对接,下一步将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细化合作方案,建立合作机制,深化东西部合作交流。
(三)积极谋划重点科技创新项目。
围绕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百千亿工程”,积极谋划工业、农业和民生领域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工业领域主要围绕自治区沿黄科技创新实验区,重点提升银川经开区和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农业领域重点打造三条“科技创新走廊”,即贺兰山东路酿酒葡萄科技创新走廊、贺兰金凤永宁智能温棚+立体农业科技创新走廊、兴庆区万亩养殖基地粪便无害化处理和鲜花港鲜花提纯两个科技创新模块;民生领域重点围绕永宁望远生物发酵和制药企业异味排放、全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提升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和成果应用。目前,已经确定2017年全市科技创新重点项目29个,安排资金总计3800多万,首次拨付资金1500多万。其中,科技攻关项目10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14个,科技扶贫项目5个。
(四)加大科技项目管理改革力度。(亮点2)
改变以往科技项目立项“撒胡椒面”的现象,整合有限科技资金,收紧拳头,集中发力,设立“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7年从320多个项目中通过初审、踏勘、专家评审等环节择优支持“燃气轮机球墨铸铁件研发”、“药厂异味治理”和“农产品深加工”等重点科技创新项目29项。同时首次在全市医疗机构中开展重点专科项目申报,旨在通过重点专科项目带动我市医疗机构设备、人才及诊疗技术的整体提升,2017年共支持医学重点专科项目10项,支持资金410万元。下一步,市科技局将强化对项目单位和资金使用的监管,督促企业实施好科技创新项目。
(五)着力降低全社会科技创新成本。
今年以来,我们启动了科技创新券流程再造,实现了创新券领用、支付和兑现的全程在线服务。同时扩大了创新券适用范围,使更多的小微企业和创客通过使用创新券降低创新成本,实现了科技服务机构兑现资金与创新券管理和运营机构的“不见面”。认定了3家市级众创空间,通过支持这类准公益性机构进一步降低创客创新创业成本。银川市科技创新中心和智能制造仿真设计中心的建设已经启动,在降低创新创业成本的同时,以提高服务效果为宗旨,构建“不见面、马上办”的服务模式,让企业不再“上门跑项目”,真正实现“不开一扇门,照样办成一揽子事”。
(六)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亮点3)
以“国家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积极参与自治区科技企业风险补偿贷款基金项目(宁科贷),先后注资500万元,通过区市联动,放大5-10倍规模的银行信贷,今年以来我市新贷和续贷“宁科贷”项目贷款资金已达1200万。同时今年启动“研发贷”项目申报,截至目前市科技局向金融机构推荐“研发贷”项目15个,银行已向企业发放贷款880万贷款,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今年我们与宁夏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开展创新性合作,为银川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量身打造区域股权“科技板”。第一期挂牌的科技型企业13家。“科技板”的设立,使我市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设立科技板的城市,为我市科技型企业“零成本”对接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和资本重组打开了通道。
(七)营造风生水起的创新环境。
启动了全国(银川)创客科技创新大赛的各项准备工作,今年大赛的主题是农副产品深加工。我们将把创客科技创新成果落地银川为着力点,把大赛办出影响、办出品牌、办出项目。同时,围绕R&D经费投入强度、万人发明专利和科技型企业等指标开展的对各县(市)区、银川经开区和高新区目标考核体系正在抓紧制定中。
(八)探索以科技项目带动产业扶贫新模式。(亮点4)
今年市科技局紧扣科技创新主线,探索“科技创新项目+龙头企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科技扶贫模式,通过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在建档立卡贫困户所在村实施科技创新项目,并将部分项目资金“让渡”给村集体,使村集体成为龙头企业的股东,以企业分红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和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双轮驱动”,大幅提高村集体在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中的能力和作用,实现产业发展模式下的精准扶贫。市科技局先后在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五村和金凤区良田镇园林村实施科技扶贫项目3个,安排项目资金近180万元,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近800多户,贫困人口4000多人。
(九)实施为民办实事完成情况。(为民办实事)
“应用无创DNA检测技术对高龄孕妇进行产前优生筛查项目”列入2017年市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由市科技局牵头,市妇幼保健院具体实施。3月3日该项目在市妇幼保健院正式启动。现已完成仪器设备招标,仪器即将到位,同时已经启动了物价审批程序。
三、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科技投入不足。
根据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要求,我市从2016年开始,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每年增加0.4个百分点(以2015年1.18%起步计算),才能确保到2020年全社会R&D投入占GDP 比重达到3%的目标任务。如该任务完成,我市全社会R&D投入占全自治区R&D投入的比重约为77%左右。为完成这一任务,市本级财政安排支持科技创新的投入2017年应达到3亿元(不含科技创新基金),2018年应达到4亿元,2020年达到6亿元。实际上,我市2017年本级财政安排的科技经费预算不到4000万元。
(二)科技创新资源不足。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数量少、研究能力不强,科技型企业数量少、质量不高,科技创新人才短缺,科技孵化专业化水平不高,金融对科技支撑能力弱,科技创新平台不多、不强等科技创新资源不足的问题是我们开展科技创新的最大短板。
(三)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目前,我市规上企业480多家,2016年有研发投入的只有100多家,占规上企业的20%多。同时,企业科技创新还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共享集团、林科所等少数企业研发热情很高,但绝大多数企业没有研发活动,或者研发投入很少。我们认为,在我市科技创新中,市场“看不见的手”失灵现象比较明显。
四、下一步思路措施
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和银川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核心,以国家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宁夏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人才引进改革试验区等为抓手,在做好已开展各项工作基础上,以创新的理念推动科技创新。
(一)推动“科技强市”战略的全面启动。
根据自治区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完善《银川市“科技强市”战略实施意见》,待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后全面启动。
(二)大力引进6+4科技创新资源。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通过与北京、江苏、浙江等6个省和中科院、西北农大等4家单位的全面合作,着力为北京中关村入驻银川建设“银川中关村双创园”、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我市开展成果转移转化和科技攻关服务、科技创新专业服务机构为我市企业提供支持等科技创新资源引进提供优质服务。
(三)推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
推动银川市科技创新基金尽快运行,通过杠杆放大资金,引进社会资本和天使投资专业运营团队,支持落地银川的科技创新项目尽快成长;通过知识产权综合运营,打通金融支持知识产权全链条通道,解决企业核心技术缺乏和知识产权融资困难;放大“银川科技板”影响,推动挂牌企业直接融资和以核心技术为支持的资产重组。
(四)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继续做好科技创新券发放、使用和兑现全流程“不见面”改革,进一步拓宽创新券适用范围,使创新券成为鼓励创新、降低成本、放管服改革的重要载体;推动我市知识产权综合改革,探索以专利、版权、商标权统一管理满足企业知识产权一体化运营需要的有效途径。
(五)开展科技型企业培育和专利倍增工程。
开展市级“小巨人企业”和科技型小微企业认定工作,形成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金字塔”型科技型企业培育体系。对专利申请、获得授权进行补助和奖励,开展银川市发明专利金奖评选活动,鼓励企业和单位开展科研活动,确保每年发明专利增加230件。
(六)实现科技扶贫项目的全覆盖。
力争到2020年在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行政村实现科技扶贫项目的全覆盖。通过聚力到人、受益精准,因地制宜、产业精准,示范带动、扶持精准,完善机制、监管精准,以新模式助力脱贫致富战略。
银川市科学技术局
2017年7月20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