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内容快速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农业农村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议案建议提案办理
索 引 号: | 11640100MB17282123/2022-00553 | 发布日期: | 2022-08-31 |
---|---|---|---|
发布机构: | 银川市农业农村局 | 责任部门: | 银川市农业农村局 |
名 称: | 银川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075号“助推银川市乡村产业发展的提案”的答复 |
沈少宁、胡志刚、杜召峰、黄维斌、路爱宁委员:
您提出的助推银川市乡村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该提案由银川市农业农村局承办(市商务局和乡村振兴局联合办理)。农业农村局在接到委员提案后,组织人员就做好办理工作进行调研论证,制定了办理方案,于5月9日召开党组会议研究通过,指定由乡村产业科负责办理落实。办理过程中,多次与沈少宁等委员电话沟通联系,深入了解了有关情况,听取了委员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办理结束后,告知并征求了委员对办理结果的意见,经农业农村局孟仿英局长审核同意,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做好“产”的文章的答复
近年来,我市以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充分依托乡村资源,发掘农业新功能新价值,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重点发展类型多样、功能互补的融合主体。一是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领示范好、服务能力强、利益联结紧的融合主体大量涌现,形成龙头企业引领、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农民广泛参与的“雁阵”格局。截至目前,市级以上产业化龙企业达到224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3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31家;农民合作社达到930家,家庭农场693家,其中收入超过100万元以上的超大型家庭农场达到366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6个,吸纳成员489个,带动农户41482户,年产值超过35亿元。各类融合主体通过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抱团发展,促进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等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驱动力量。二是实施产业科技支撑行动。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实施了蒙牛乳业高端液态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亿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乳制品深加工项目等项目。鼓励农业企业联合高校、科研单位开展关键技术及工艺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操作规范、质量监督和追溯等支撑体系。先后与清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国内知名院校开展合作,攻关设施低碳高效循环水养殖等技术20余项。
二、关于做好“田”的文章的答复
一是粮食种植面积稳中有增。牢记领袖嘱托,聚焦“国之大者”确保粮食安全,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抢农时、备农资、强服务,紧盯自治区下达18.3万亩春小麦和8万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生产任务,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44.1万亩,小麦种植面积18.9万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8.65万亩,分别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03.3%、108.1%,夏粮收储工作已全面完成,整体形势好于常年,增产趋势明显,有望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二是种植结构进一步调优。坚持“四水四定”原则,持续调优种植结构,压减水稻等高耗水作物13万亩,扩大春小麦种植面积,较上年增加8.8万亩,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市300亩以上规模化粮食种植基地363个、40.8万亩,提高种粮规模效益。大力实施“三百三千”科技服务行动,开展“三个一批”科技服务活动,举办专题培训班9期,培训1000余人次,创建自治区粮食保供增产绿色转型科技创新综合示范区2个,打造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方20个,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集约型、高效型、生态型节水农业转变。三是着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全市耕地面积207.94万亩,基本农田161.53万亩,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为190.6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71.64万亩)。2019年至2022年,自治区共下达银川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8.8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8.34万亩,2019年4.51万亩、2020年2.73万亩、2021年0.9万亩、2022年0.2万亩;其中:兴庆区1.05万亩、金凤区0.3万亩、西夏区0.81万亩、永宁县1.1万亩、贺兰县2.5万亩、灵武市2.58万亩)。
三、关于做好“美”的文章的答复
我市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突出休闲体验,注重功能衔接和特色互补,按照“农旅结合、三产联动”的发展思路和“三圈三群两带”的发展格局,休闲农业的发展方式已从自发发展向规划引导转变,经营规模已从零星分布、分散经营向集群分布、集约经营转变,功能定位已从单一采摘向餐饮、休闲、培训、体验、拓展等多功能转变。按照“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的理念,串联湿地公园、循环经济、立体栽培、生态农庄、特色花卉、美丽乡村等资源,打造了以“采摘体验、农耕文化、亲子教育”等为主题的精品线路6条,促进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产品变商品,引领休闲农业提档升级。牡丹花乡、利思农业及市外淘园等地成为全市“近郊游”“乡村游”“微度假”热门打卡地,2022年上半年,全市167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接待游客192.4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2415.11万元,带动农户4903户,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四、关于做好“增”的文章的答复
千方百计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制定落实自治区促进农民增收13条措施细则,抓培训、提技能、扩就业、促增收,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500名,培养村级致富带头人、专业务工经纪人,增强农民务工的组织化程度,支持农民创业创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就近就业。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实施农业保险项目,针对西红柿价格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大豆收益进行保险,确保农民收益。推广“粮—菜”、“粮—饲”等麦后复种新模式15万亩,培育新增长点,在保障粮食安全基础上,通过前茬稳粮、后茬增效,增加亩产效益,确保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
五、关于做好“网”的文章的答复
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创新电商平台运营机制,支持电商企业在产地建设田头市场,推动产地农产品开展线上批发、零售和产销对接等活动。依托“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培育农产品直播带货新业态。强化与天猫商城、京东商城等平台的合作,加大线上对银川优质农产品的宣传推广。推广运营“银川市原产地官方旗舰店”,组织50家以上银川特色农产品企业、100个以上商品入驻电商平台,力争年度电商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以上。二是大力发展智慧农业。重点围绕全市“六特”产业,建设银川数字农业管理服务平台,开发银川数字农业APP,平台包括银川农业农村一张图、农资服务、精品农业、休闲农业、数字乡村、产权交易、农技服务、金融服务、物流配送等八大模块。目前已完成数字化现代都市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以及各子模块建设,其中精品农业、休闲农业、农资服务、数字乡村四个模块已完成涉及全市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及农产品加工等数字农业应用示范基地31个。
感谢您对“三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确保农业综合效益达到全区上游水平,农民收入增长高于城镇居民,脱贫群众收入增长高于农村居民,全力打造塞上乡村乐园,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区前列。
联系人:乡村产业科冯淼 联系电话:6889011
附件: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075号提案的答复清单
银川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