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内容快速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项目
索 引 号: | 11640100010085861L/2022-00288 | 发布日期: | 2022-12-08 |
---|---|---|---|
发布机构: | 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责任部门: | 银川市住建局 |
名 称: | 银川市贺兰山路与民族街交叉口快速化改造工程项目建设情况总结 |
项目实施范围为贺兰山路与民族街交叉口以西500米,以东490米,民族街以南320米,虹桥路以北600米处至沙海路。拓宽各路口,同步完善路口慢行系统、交安设施,优化地面交通组织。主要施工内容:道路工程、隧道工程、桥梁工程、交安工程、路灯照明工程、监控系统、南北慢行通道等内容。主要施工内容如下:
1、贺兰山路下穿民族街隧道主体为单箱双孔双向六车道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隧道总长740米,其中挡墙段156米,敞口段431米,暗埋段153米,暗埋段结构净宽为28.1米。
2、贺兰山路北侧慢行通道拟设置在既有天源达桥边孔位置,采用U型槽结构形式,U型槽结构长214米,内部净宽为4米。
3、天源达桥西侧拼宽新建桥梁,新建桥梁采用与老桥相同的跨径及结构形式,将现状37.5米的天源达桥西侧拼宽12.5米,采用与原有桥梁相同的跨径及结构形式,即4孔20米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
4、虹桥路、民族街路面你拓宽改造工程。按照规划断面改造,红线总宽度50m。
截至目前累计完成产值1.9亿元,占总量的98%。下穿隧道干挂石材完成,虹桥南街及天源达桥拼宽、民族北街主车道改造均已完成,附属设施正在收尾,路面交通也于2022年11月20日正式通车,目前正在完善项目的标识标线等工作。
贺兰山路与民族街交叉口改扩建施工难点突出了以下几个字:高、大、险、杂、限等特点
1、高:指高空作业,现场支架搭设、临时支撑安装、钢筋绑扎安装、模板安装、基坑开挖均超过2米。
2、大:指高大模施工,现场采用高6米的单侧单面钢模板及支撑稳定体系。
3、险:施工场地地处银川市东侧交通枢纽。周围多为办公高楼、居民住宅小区,社会车辆通行密度大,施工面临巨大交通疏导压力。同时,本工程土方大,量约11.7万m3,施工任务重,开挖时间紧迫,将产生大量的扬尘和路面污染,运输车辆与社会车辆安全汇流、分流也是施工交通导改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4、杂:施工基坑范围内地下管线交叉分布,其中包括国防光缆、通讯光纤、高压线、天然气管道,迁移、协调及保护难度大,开挖位置、深度准确度要求高。
5、难:基坑南临北塔湖,北靠典农河,地下水丰富,基坑最深处至路面下12.5m,开挖、降水难度大,同时需要随时监测地表位移、地下水位监测、深层位移及地表沉降的变化,为基坑开完及后续基坑内主体结构安全施工提供预警、防止地下水回灌至基坑,为主体结构安全高效施工保驾护航。
6、限:施工空间受限,施工场地狭小,施工场地宽度只有30米,施工作业面、机械施工、材料加工及堆放场地均收到限制,无法大面积展开施工作业。在施工过程中为保障作业人员安全、应对紧急情况发生,现场每隔50米设置一座安全逃生通道,同时开展专项安全应急预案演练,提高管理人员和各作业人员应对突发状况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项目计划2022年4月28日开工,2022年11月20日隧道主体建成通车基本恢复交通,2023年5月份整体完工,计划工期12个月。
(一)交通组织“大导改”
接到中标通知书后,4月28日进场至5月10日利用14天时间,完成了交通导改方案的编制审批,并于5月10日完成贺兰山路以西500米,以东490米施工区域全封闭围挡。贺兰山路与民族街平交道口预留57米,保证南北车辆通行;贺兰山路东西方向两侧各预留三车道(9米宽),保证那杯通行,本次交通导改顺利实施,为SMW工法桩顺利施工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四-1 交通导改俯瞰图
(二)交通组织“小导改”
1、由于平交道口受D500自来水管、国防光缆、地下高压线、天然气管道、及SMW工法桩设备高、大、长影响。为保证SMW工法施工及暗埋1#-8#块施工的正常施工,平交口前后经过10次东西方向交通转换导行,每次导行历时6个小时。为SMW工法桩施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图四-2 交通中期导改俯瞰图
2、由于不能中断民族街与贺虹桥路南北走向的通车,先完成暗埋段1-4#块段后,将南北走向车流改道至暗埋段1-4#顶板上,再施工暗埋段5-8#块段,此次导改为下穿隧道主体按期顺利通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天源达桥、南侧慢行道、混桥路、民族街交通导改借助暑假期间,进行隧道主体施工,其间同步穿插拼宽虹桥路天源达桥、拓宽改造民族街、贺兰山路南北两侧慢行绿道施工。
为保证SMW工法桩按计划工期20天完成,公司不惜一切成本,由原计划流水作业变为平行作业,由原计划投入一台三轴搅拌设备变为三台三轴搅拌设备;由于三轴搅拌设备高大长(高45米、宽9米、长15米),场地狭窄受限,无法进行平行作业,公司临时调整设备经常计划,由原定三台三轴搅拌设备改为一台三轴搅拌机和一台五轴搅拌机,一次性全投入H型钢2500吨,有效保证了按节点计划完成17000套米Φ850工法桩的施工。
图1-1 制浆站布置示意图片
图1-2 SMW工法桩现场施工图片
根据设计图纸最初采取全断面分层开挖加载钢支撑的办法,导致基坑开挖速度慢,机械工作效率,不能满足施工进度需要。通过对项目地质的研究、分析及验算,将基坑开挖方案优化为盆式开挖法,并通过了专家论证。
盆式开挖即先挖除基坑中间部分的土方,后挖除挡墙四周土方的开挖方式。盆式开挖适合于基坑面积大、基坑周边环境复杂、对基坑变形要求较高的基坑。这种开挖方式的优点是挡墙的无支撑暴露时间短,可利用挡墙四周所留土堤阻止挡墙的变形。有时为了提高所留土堤的被动土压力,还要在挡墙四周进行土体加固,以满足控制基坑支护变形的要求。
1、实施施工工艺计划
现场针对本基坑内钢支撑特点,第一层土体(自然地面到第一道支撑梁底)采取从中间至两边的开挖方法,从东、西两个出入口出土,可以尽快形成南北向的对向钢支撑,为钢支撑下土体的“盆式”开挖创造有利条件。第二、三层土体(钢支撑以下的土方)按设计要求采用“盆式”开挖,严格遵循中间环梁以内开始向周边角撑处均匀、对称、分层开挖的原则。
2、土方开挖的施工顺序如下:
施工流程:基坑外排水沟施工→放坡开挖中间部分→第一层台阶开挖(第一层钢管支撑安装线下1.4m)→第一道钢支撑施工→第二层土方开挖(第二层钢管支撑安装线下1m)→第二道钢支撑施工→第三层土方开挖(土方开挖至设计基底以上0.3m处)
坡度设计:对基坑深度7.0m以上黏性土及粉土采用1:0.75坡率放坡开挖,7.0m处设置0.85m平台;下部粉细砂可采用1:1.2坡率放坡开挖。
1)放坡开挖中间部分
先全断面挖出冠梁底部1m范围的土,在按1:1.2的坡度放坡开挖至箱涵底部,两侧预留台阶顶面宽度0.85m,坡度1:1.2,台阶高度7m。
2)第一次土体开挖完后,将台阶下挖一米后,安装第一道钢支撑。再准备开挖第二层台阶(图中红色部分所示)。
3)第二层台阶开挖,开挖高度3.5米。再第二层台阶开挖后,安装第二层钢支撑。准备开完第三层台阶(红色部分所示)
4)第三层土方开挖(土方开挖至设计基底以上0.3m处),基坑开挖完成,最后0.3m由人工开挖。
3、方案实施效果
本工程在基坑土方开挖完成后,实测的基坑位移变形值均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周边道路管线安全无位移。取得效果如下:
(1)提高了开挖作业期间基坑的安全性能。本方案实施后,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换撑,使下穿隧道底板浇注时间提早,监测数据表明围护体受力变化均衡,证明此优化方案的切实可行。
(2)方案讲究时空效应,组织科学的流水施工,减少二次翻运土方工作量,提高挖土效率,体现了良好的技术效益。
(3)本方案从设计方案入手,提出超高层建筑在土方开挖阶段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措施,采取以业主方为主导的现场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市区复杂环境下深基坑土方施工提供参考经验。
图3-1 盆式开挖现场施工图
为方便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运输,模板拆卸及转运。现场安装四台型号为MHE10+10-29的龙门吊机,作业范围为K0+300-K0+670,龙门吊最大起重重量20t,跨度29m,起重高度9m。龙门吊机主梁采用花架结构形式,共一根,主梁分两段制造,段间采用螺栓连接,主梁节段组成两节,总长度32米。主梁与支腿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支腿采用桁架结构,与主梁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龙门吊基础利用SMW工法桩850mm×1000mm的冠梁在其结构形式上优化成型;SMW工法桩作为支撑桩,为门吊基础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通过力学模型验算,在基坑开完后,SMW工法桩基坑支护加钢围檩支护完全满足门吊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要求。同时,门吊的运行产生的动载和竖向压力不会影响基坑的稳定性。
门吊基础尺寸700mm×300mm×400mm(宽×长×高),基础间距1.2m;轨道采用43号钢轨(龙门吊基础布置见图4-1)
图4-1 门式起重机基础布置图
图4-2 下穿隧道敞口段(暗埋段)横断面图
图4-3 门式起重机现场作业图
D600钢管埋入桩基础6m支承力经过计算为2500KN,也就是250吨,截面积为2826cm2。
400×408工字钢埋入桩基础6m支承力经过计算为202.5KN,也就是20.25吨,截面积为86.1cm2。
在相同约束、相同截面积和相同长度的情况下,对轴心受压构件,钢管受力要远好于热轧H型钢,有更好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能提供更好的支撑和安全性。
同时,公司材料库中有大量的D600钢管,在这里选用D600钢管增加了材料利用率,相比重新购买H型钢节约了成本。
银川市贺兰山路与民族街交叉口快速化改造工程下穿隧道单块段底板厚1.2米,宽28.1米,长19米,浇筑方量690方,总浇筑面积534平方米。需特别注意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特别是裂缝的控制。而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是防止混凝土由于水化热造成温度裂缝的主要手段。
为了掌握混凝土的升温和降温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种材料在各种条件下的温度影响,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测控制;本工程采用预埋测温管,运用温度计进行测温,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进行了及时准确的监测,从而验证混凝土的养护条件,为配合比的深度优化提供参考,使混凝土内外温差得到有效地控制。
贺兰山路与民族街交叉口附近居民区密集,周边学校及商业街设施完善,现状路交通流量较大,交管部门已对现状路口进行了渠化改造,缓解了交通压力。对该路口的快速化改造进行优化,旨在“疏堵”,对贺兰山路与民族街交叉口改造工程交通疏导指导思想为,在施工组织上“先主要,后次要”,在交通疏导上“少干扰,保畅通” 。
“先主要,后次要”体现在先以工程体量较大的下穿隧道按期贯通为关键节点,后施工工程体量较小的两侧辅道等相应附属工程。
“少干扰,保畅通”,体现在尽早疏导交通尽早开工,施工期间尽量减少对周围群众出行的影响,在时间上错开早晚高峰期,在空间上避免交叉口东西向和南北向同时进行,始终确保民族街与虹桥路南北向的畅通。
1、贺兰山路交通导改优化
我项目部根据现场调查情况以及在业主单位、交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以高效的施工技术方案和和谐的交通疏导组织,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周边居民、学生和过往人群得出行影响,保障原有道路车辆的正常通行。本着“综合治理、远近结合、多措并举”的原则将民族街、虹桥路、贺兰山路制定出针对性的交通疏导方案。
贺兰山路现状:道路红线范围宽度60m,具体道路断面形式如下表所示:
路线走向 | 断面形式 |
贺兰山路西向东方向 | 0.25中分带+3.25m×4机动车道+3.75m机动车道+4m绿化带+5m非机动车道+5m人行道 |
贺兰山路东向西方向 | 0.25中分带+3.5m×3机动车道+4.25m机动车道+4m绿化带+5m非机动车道+5m人行道 |
根据现场情况,先行施工贺兰山路改造起点桩号K0+000~K0+990范围内拆除贺兰山路既有绿化带工程,在施工完该部分工程后对拆除部分原地面进行硬化,作为后续阶段封闭后分流机动车道。横断面占用现状4m绿化带+3m非机动车道+1个机动车道,纵向以贺兰山路绿化带改造起点延伸至绿化带端头。
将以上范围封闭后,非机动车辆利用剩余2m非机动车道正常通行,人行道正常通行。按照此方案疏导后,贺兰山路由西向东方向共计四个车道正常通行,由东向西方向共计三个车道正常通行。也保证了下穿隧道深基坑开挖时,动荷载距离基坑边部2m的安全距离要求。
同时成立30人的交通协管队,采用24小时三班倒轮班制度,协助交警疏导、指挥交通;在夜间需要封闭道路时,协助交警部门对道路进行封闭管理,指挥车辆提前绕行,保证施工区域施工安全,防止因封闭交通造成的车辆拥堵,也较少了交通施工的发生。在我项目部精心组织的交通疏导中,贺兰山路与民族街交叉口交通始终保证畅通,车辆、行人安全、高效、有序共同交叉口,增加了市民出行的满意程度,为项目建设宣传和舆论导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中、高考特殊时期交通保障措施
(1)提前对接教育部门和公交公司,通过微信小程序对周边学校师生居住情况进行摸底,在师生居住相对集中区域设置师生公交专线,减少社会接送车辆;
(2)中高考期间,施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学校周边居民区增加大型社会接送车辆,在交警部门配合下,开通专线运输;
(3)由公交公司加密施工影响区域公交班次,减少社会出行车辆,提高通行能力。
五、建设成效
项目建成后主线采用贺兰山路主线下穿民族街对该节点进行快速化改造,从而极大的提升机动车通行效率,有效解决区域交通拥堵,提高居民出行质量。项目的建成将大力提升贺兰山路本段道路东西向及民族街本段道路南北向通行能力,缓解贺兰山路与民族街本段道路的交通压力,从而奠定了银川适宜居住、适宜投资的优越地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
通过改造,该节点服务水平可由原来最低的F级提升至D级,甚至更高。从而极大的提升机动车通行效率,有效解决区域交通拥堵,提高居民出行质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