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计划工作总结

        索 引 号:640181-300/2018-93054 发布日期:2018-11-22
        发布机构: 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责任部门: 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名 称:银川高新区2018年工作总结暨 2019年工作计划

        银川高新区2018年工作总结暨 2019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工业转型升级,全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帮扶等方面全面发力。但受企业资金链断裂、融资压力等影响,工业经济仍然下降明显。1—9月,高新区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2亿元,同比下降53%;预计2018年年底,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5亿元,同比下降55%左右。

        一、2018年主要工作

        一是聚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实施的21个建设项目开工9个,350万件高档服装加工、100吨无毛绒分梳、鲜枣脆片及果蔬技改等项目投入试生产,羊绒研究院、酵素生产基地、高端包装设计印刷项目设备进场安装,羊绒产品绿色设计平台、粮食银行结算交易中心项目完成部分软硬件系统开发;电脑绣花、3000组空气热源泵项目完成设备订购,5000吨雪尼尔纱线、35万件针织服装、服装拉链设计染色、服装服饰花边设计生产、服装衣架设计生产、5000万米织布等项目已基本确定。组织申报重点技术改造、新型工业化、低成本化改造等项目27项,拟争取项目资金4000万元,落实到位资金1358万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赴江苏、浙江、北京、泉州等地对接洽谈项目32个,签约项目14个,签约资金43.82亿元,在苏州成功举办宁夏(灵武).江苏(苏州)招商引资推介会,签约项目4个,签约资金18亿元;晶叶酵素等2个项目建成投产,落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5亿元。积极跟踪对接在谈项目18个,5000吨纱线、3000万米织布等10个项目基本确定投资意向。

        二是聚力推进产业升级。灵武羊绒制品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灵武国家级出口羊绒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分别通过商务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复核认定,再次获得两个“国字号”招牌。稳步推进羊绒产业重组,银川市、灵武市两级财政对中银绒业给予经营性财政补贴6.45亿元,中银绒业保壳、重组工作稳步推进,灵武羊绒相关企业破产重整方案通过银川市批准,依法启动荣昌绒业、嘉源绒业破产重组和破产清算工作。整合中国羊绒馆、羊绒展示中心等资源,编制完成中国羊绒时尚小镇规划并通过专家论证。智慧园区完成技术创新平台、电商平台、绿色园区平台及知识产权管理运营平台软件系统开发并投入运行。推行“互联网+羊绒”定制化销售新模式,组织举办品牌营销实操、新型电商模式及应用等专题培训班3期,荣昌绒业与今合网签订品牌孵化协议,中银绒业编制完成“互联网+羊绒”个性化定制平台建设方案。加快“腾笼换鸟”“筑巢引凤”,认真总结浙商服装产业园建设经验,围绕盘活园区闲置厂房,编制完成《宁夏浙商服装产业园招商项目建议书》,对接萧山灵芬纺织10万锭纱线、泉州国胜100万件服装加工项目有望落地。

        三是聚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高新区入围国家绿化园区,荣昌绒业入选 “绿色工厂”,羊绒针织制品入选绿色设计产品。积极与西安工程大学、东华大学、江南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依托“院士工作站”和“羊绒产业专家服务基地”,制定“2018年院士行”活动方案,亿美生物与江南大学启动共建“乳制品研发中心”,恒辉油气与扬州大学启动共建“石油管道防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促成西安工程大学邢建伟教授与中银绒业建设“邢建伟新型染整技术实验室”。强化国家羊绒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功能,组织检测各类纺织品1320批次,检测类别2540项。指导荣昌绒业做为第一起草单位的《羊绒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要求》顺利通过专家审查,将于2018年底发布。积极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组织万殷机械、金海皮业、成丰科技、西部皮草4家企业申报国家2018年度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万殷机械、金海皮业通过自治区专家评审并报科技部认定;昱辉绒业、夏能生物等10家企业纳入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积极开展专利“清零”行动,组织完成各类专利申报310余件,授权专利76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园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件,增长28.57%。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高新区人才信息库,整理银川高精尖缺人才10人,2018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纺织行业“睿能杯”横机工职业技能竞赛宁夏赛区选拔赛在生态纺织园区成功举办,从中银绒业和荣昌绒业中选拔出的12名选手参加全国决赛。中银绒业技师王兆国以高技能人才入选2018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加大品牌培育力度,亿美生物“晨嘉美”奶油被评为“宁夏名牌产品”,银川高新区(灵武羊绒产业园区)荣获中国绒毛市场十大品牌,中银绒业荣获中国羊绒产业扶贫突出贡献奖和中国羊绒企业十大出口品牌,“绒典”“菲洛索菲”“灵州雪”荣获中国最受消费者喜爱的羊绒品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灵武精品羊绒”区域品牌价值评估为74.76亿元,较上年的69.54亿元增长5.22亿元。

        四是聚力解难题提效能。依托“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推进会,与绍兴国家高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孵化器运营、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科技创新人员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深入推进园区低成本化改造,编制完成高新区低成本化改造项目可研报告。加快推进“区域评”试点工作,完成临港产业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产压覆等事项“区域评”。依托融资担保公司、金超助贷基金等平台,拓宽宁夏现代纺织产业投资公司投融资业务,为浙商服装产业园入园企业及成丰科技、亿美生物等6家企业协调贷款2500万元。实施完成浙商服装产业园供电改造,降低企业用电成本30%以上。扎实推进“碧水蓝天,美丽城乡”环保保护综合整治行动,拆除嘉源绒业和荣昌绒业2家企业燃煤锅炉4台,完成银川市下达的责任清单任务,7家企业完成16台燃气锅炉改造,10家企业安装空气热源泵。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试水运行。新增铺设天然气管道15公里,基本实现天然气管道无盲点、全覆盖。狠抓安全生产不放松,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4次,排查发现隐患219处,下达整改意见书60份,复查意见书60份,高新区安全生产“零事故”。

        二、2019年工作思路

        2019年,银川高新区将按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完善创新平台,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破解企业发展瓶颈,遏制工业经济下滑,加快推进高新区转型发展。

        (一)做好“浴火重生”“腾笼换鸟”“无中生有”三篇文章,力促园区转型发展。

        1、推动企业“浴火重生”。一是稳步推进中银绒业并购重组,积极协调区、市有关部门,帮助解决出口退税、贷款延期、债权转移等问题,解除中银绒业退市风险,实现“保壳”目标。二是依法推进荣昌绒业破产重整、嘉源绒业破产清算,加快处置不良资产,逐步切断企业担保链条,摆脱债务负担,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同时,按照依法进行破产相关工作、依法优先保障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原则,按照既定的各类应急预案,妥善做好企业员工思想工作和相关政策解释,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三是清理“僵尸企业”,通过政策引导,引入战略合作伙伴与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对接,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收购停产企业,盘活重整不良资产,通过技术改造,延长拉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等具体措施,推动羊绒产业老树发新芽。

        2、加快“腾笼换鸟”促转型。进一步挖掘资源存量,优化空间布局,腾出用地空间、用能空间,释放园区有限资源和闲置企业资产潜能,扎实推动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一是全面总结浙商服装产业园建设经验,做好产业承接规划,深度对接杭州林芬纺织10万锭纱线、杭州帛然纺织5000吨纱线等现代纺织配套项目,力争项目陆续签约落地,2019年陆续建成投产。二是针对停产半停产企业闲置厂房,积极帮助原有业主牵线搭桥,对闲置厂房进行出租、售卖、合作;对现有资产和资源仍具有一定价值的停产企业进行上下游兼并重组;针对长期停产扭亏无望的企业加快制定关停并转、破产清算退出机制,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3、“无中生有”谋产业。一是围绕临港产业园运营显效,以“产业承接、优势互补”为发展方向,重点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进蓝宝石长晶与集成电路级单晶硅长晶与晶圆、高倍聚光光伏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储备中心等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落地。二是推动园区传统产业与新业态整合。借力“互联网+”手段模式,助推骨干企业探索“羊绒智造”,推进现代纺织产业转型发展。着力围绕发展电子商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做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运营工作,引进创业项目和创新企业,为园区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二)攻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争资引项“三大任务”,积聚园区产业发展后劲。

        1、坚定不移推动项目建设。一是按照“投产项目抓达效、在建项目抓进度、对接项目抓开工”工作思路,全力实施好2018年确定的20个重点项目,确保年产3.5万锭涤纶缝纫线、3000万米涤棉坯布、150万件高档服装等4个项目投产达效;酵素生产基地、100万件服装等7个项目陆续建成投产;3000组空气热源泵成套系统设备、服装拉链设计染色、服装服饰花边设计生产等4个项目陆续开工。二是超前谋划项目,认真研究国家、自治区、银川市有关政策及投资导向,下大气力谋划和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强支撑的重大项目。目前已初步确定2019年重点建设项目16个、总投资66.05亿元,其中:新能源产业项目1个、高端装备制造项目1个、节能环保产业项目2个、新材料产业项目1个、信息产业项目1个、低成本化改造项目1个、现代纺织产业项目8个。

        2、千方百计加大招商引资。按照“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的要求,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地区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通过产业招商、企业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围绕现代纺织配套、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集聚度高、产业链条长、产业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和行业领军企业,为园区经济发展增强后劲。重点紧盯蓝宝石长晶与集成电路级单晶硅长晶与晶圆、大数据储备中心等高科技项目,力促浙江梅地亚纺织织布、浙江绍兴鑫安纺织5000万件织布等6个在谈项目签约落地,5000吨纱线、500万件饰品生产基地等4个已签约项目早开工、早建设。

        3、全力以赴争资引项。积极研究国家、自治区、银川市相关政策,深度挖掘产业发展潜力,围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科技创新、创业扶持等方面,加强与发改、经信、科技等上级部门联系,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自治区、银川市计划“盘子”,力争上引项目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

        (三)突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队伍“三个关键”,助推园区产业提档升级。

        1、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一是积极开展对外科技合作,建立与东部高新区科技创新合作长效机制,在深化与天津滨海高新区结对共建的基础上,借助“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推进会平台,积极与绍兴高新区建立合作关系,在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孵化器运营、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科技创新人员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二是加强与国内大院大所合作,深化与西安工程大学、上海东华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国内高校院校产学研合作,与西安工程大学挂牌共建“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和“研究生实训基地”,指导亿美生物与江南大学共建“乳制品研发中心”,恒辉油气与扬州大学共建“石油管道防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推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实现协同创新发展。

        2、着力完善创新平台。统筹推进园区“互联网+”和生产服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启动建设智慧园区二期项目,逐步实现园区产业发展智慧化、运行管理智慧化和公共服务智慧化。依托姚穆院士工作站研发成果,与西安工程大学共建“宁夏羊绒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打造集羊绒生产、羊绒产品加工、羊绒检测研究为一体的特色明显的创新体。建立灵武羊绒产业技术成果转移中心,实现羊绒产业发展技术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研究有效对接。筹划建设国家级双创基地,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方式,提高创新创业服务和资源融通的质量与效率。规范运行“中国(灵武)国际羊绒产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吸引40家以上专业服务机构入驻,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投融资、法律、财务、创新创业培训等服务,引领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3、着力优化人才结构以“人才特区”“羊绒·亚麻人才高地”为抓手,构建高层次创新人才体系。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孵化器、重大科技项目等各类载体,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培养一批中、高层次人才。继续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依托其雄厚的科研人才优势,积极开展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培训。大力实施“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强化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建立职业经理人机制,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队伍。设立“院士大讲堂”,定期邀请院士及其团队到高新区授课辅导,定期举办企业家科技创新专题班,提高银川高新区企业家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着力园区整合、行政审批、环境优化“三项改革”, 推动园区健康协调发展。

        1、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认真贯彻自治区、银川市关于园区整合工作部署,全面落实园区改革各项工作任务,全力做好人员安置、资产处置等工作,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按照园区整合及产业定位,修编园区规划,科学合理确定各园区的范围规模、功能布局、发展定位等,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互补、产业聚集、绿色生态、区域平衡的发展格局,着力将银川高新区打造成全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创新引领发展示范区、对外开放发展示范区和绿色集约发展示范区。

        2、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继续推行涉企行政职权工作规程,建立网上审批规范化、集中审批便利化、审批管理扁平化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构建“网上办、集中批、区域评、联合审、代办制、不见面”政务服务模式,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办事程序环节,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时效,降低企业办事成本。坚持招商项目“厂内事情企业办、厂外事情园区办”的原则,全面推行“全程代办”服务,重点解决项目落地手续报批、资金、人才、土地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招商引资企业和项目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全面推行建设项目区域评估,按照 “成熟一项,开展一项”的原则,继续在灵武临港产业园区开展建设项目区域性评估工作,形成整体性、区域性评估成果,免费提供建设项目共享使用,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成本。

        3、着力优化园区营商环境。扎实开展“四个一批”精准包扶,严格落实工业企业、重点项目干部包抓责任制,用足、用好、用活高新区的优惠政策,落实对重点项目的要求,按照“三个一”模式开展工作,即每个项目配备一个工作队伍、一串工作机制、一套工作办法,树立“企业管经营、服务我全包”的店小二服务理念,着力打造亲商、爱商、安商、富商良好营商环境。同时,对因资金、市场、管理等原因产值效益下滑的企业,深入分析原因,施行一企一策,遏制下滑态势,对于停产半停产企业、僵尸企业,重新整合资源,开展全方位合作,腾笼换鸟、盘活资产,引导产业转型,助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跟进园区经济运行分析与调度。做好园区经济发展数据统计和经济运行分析调度。服务引导符合条件企业“小升规”。创新增加手段,延伸拓展覆盖,加大园区外“纳统”企业项目、政策、技术、资金扶持服务力度。组建专家顾问服务团,做好园区主导产业及骨干企业发展研究分析和风险评估。做好国家、区、市工业经济发展、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梳理和研究利用工作。


                                                     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2018年11月22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