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内容快速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计划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 640100-203/2019-00054 | 发布日期: | 2019-11-29 |
---|---|---|---|
发布机构: | 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 责任部门: | 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
名 称: | 银川高新区2019年工作总结暨2020年工作计划 |
今年以来,银川高新区认真贯彻自治区、银川市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按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紧盯目标任务,聚焦问题短板,统筹推进风险防范化解、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园区整合等各项工作,全力防风险、保稳定、调结构、促转型。但受羊绒企业资金短缺、市场低迷、再生资源企业拆迁退出等影响,高新区企业大面积停产减产,工业经济仍继续低迷。1—9月,完成工业总产值15.69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完成14.48亿元,同比下降32.96%。2019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1亿元,同比下降37.5%。
一、2019年主要工作
1、全力推进羊绒产业风险防范和化解。按照“瘦身压产、降债造血、优化整合”的基本路径,制定了《灵武市羊绒产业重组整合方案》《银川市羊绒产业纾困基金设立方案》《灵武市僵尸企业清理工作方案》等方案,综合施策,分类处置。三大羊绒集团司法重整工作稳步推进,积极对接长城、中金等资产管理公司及内蒙古鹿王等羊绒集团公司,基本达成战略合作意向。积极落实《灵武市羊绒产业金融扶持方案》《灵武市羊绒企业生产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加大融资担保贷款力度,设立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贷款台账,通过企业抵押或抵押加保证以及融资担保公司反担保等措施,积极协调辖区各金融机构为13家羊绒企业贷款12.45亿元。针对资不抵债、长期停产的19家企业,通过司法判决、行政注销吊销和引导转产三条路径依法分类进行清退,已吊销营业执照3家。同时,围绕增强企业重组整合发展信心,组织羊绒协会相关负责人对接考察浙江简雅、宁波康赛妮、常熟波司登等企业10余家,相关企业上下游客户信心明显提升,生产订单有所回转。
2、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全年谋划实施项目25个,总投资33.5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22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5个,总投资27.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6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21个,完成投资1.9亿元。国斌亚琦公司200万件羊毛衫、亿能固体废弃物公司200万台电子废弃物拆解处理、兴唐米业公司12万吨大米生产线技术改造等7个项目建成投产,众源建材公司3万吨节能铝合金型材、合鑫金属公司10万吨再生铜综合利用等14正在建设,达源再生资源公司40万吨废钢生产线等4个项目未开工。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以上。盯紧抓实招商引资,组织开展招商活动52批次,进一步巩固苏灵、京银项目对接成果,在苏州吴江区举办了主题为“苏银携手·筑梦两江南”银川(吴江)产业合作说明会,先后赴浙江、福建、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对接拜访烟台亚琦、中纺院、宁波康赛妮等企业32家,筛选储备招商引资项目28个,签约项目9个,签约资金14.41亿元;对接在谈项目10个,计划投资88.6亿元,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亿元。国斌亚琦公司200万件羊毛衫、美阳5000件貂皮服装加工等3个项目建成投产,杰瑞邦达6.5万吨油泥及废油综合利用等6个项目正在建设,蒙牛集团高端液态奶等2个项目成功签约。千方百计争取资金,组织企业申报自治区重点技术改造、新型工业化、工业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融资租赁补贴等项目20项,全年拟争取项目资金6000万元,落实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冷链物流综合示范项目补助等资金373.49万元。
3、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转型。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完成3000万元,占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5%,同比增长94%。一是实施科技企业培育工程,组织召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政策解读培训会议,60多家企业及第三方机构参与培训;成丰科技、德坤环保等3家企业完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首次及重新认定材料提交,指导夏能生物等14家企业完成积极申报国家和自治区级科技型企业,各类科技型企业突破50家。二是实施人才支撑工程,组织11家企业申报灵武市人才项目,现代纺织产业“人才小高地”、粮食深加工“人才小高地”、水果酵素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等7个项目获批,争取市本级人才项目资金42万元。完成宁夏羊绒产业院士工作站、宁夏羊绒产业专家服务基地考核验收,并获得奖补资金10万元。指导万殷机械、夏能生物、中玺枣业等公司实施人才团队引进项目,柔性引进相关高端人才3名。中银绒业李发洲和王兆国初步认定为银川市科技序列“高精尖缺”C类人才,中玺枣业李喜宏教授初步认定为银川市高精尖缺柔性引进B类人才,唐氏羊羔酒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唐震初步认定为银川市文化系列“高精尖缺”D类人才。三是实施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完成与西安工程大学合作共建宁夏现代纺织产业技术成果转化中心等平台建设方案。“乳制品研发中心”“石油管道防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校企合作科技研发平台稳步推进,推荐金海皮业、亿美生物2家企业科技研发平台申报自治区级科技创新中心。银川高新区电商创业孵化园被命名为“银川市创业创新孵化平台”,银川高新区创业孵化基地被认定为银川市众创空间。四是推进科技研发项目建设,推荐变色油蜡鞋面革研发、牛奶运用酸法、颗粒制造法生产乳蛋白的科技研发及示范项目等4个项目申报2019年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一般科技)项目,拟争取科技研发经费1354万元。五是实施知识产权强区工程,针对“专利清零”行动建立第三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库,累计组织申报各类专利突破300件,已授权专利9件,园区累计有效发明专利52件。万殷机械“油管快速堵头”在全国及自治区创新创意大赛获奖并取得发明证书。
4、稳步推进园区整合优化和改革创新。银川市委编委正式印发《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 管委会机构编制方案》,明确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夏灵武羊绒产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按照“一区四园”管理模式,将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丝路经济园)、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银川军民融合产业园和银川临港产业园纳入银川高新区管理。结合自治区《开发区市县级经济管理权限赋权指导目录》,制定了《银川高新区行政审批赋权承接事项的实施方案》《经济管理权限赋权目录》和《行政审批工作流程图》,将项目报批12个部门的33项事项进行并联集成,拟建立“一口受理、集中审查、一网审批”的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并联审批规程,采取网上审批规范化、集中审批便利化、审批管理扁平化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统一受理申请资料并进行全程代办服务。目前,已受理宁夏金海皮业、宁夏唐夏生物科技两家公司项目环评事项,审批宁夏亿能等9家公司项目环评批复,正在办理3项。严格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启动高新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12月底前完成整合后的银川高新区总体规划修编并逐级上报审批。
5、其他各项工作统筹推进。一是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制定下发《银川高新区2019年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实施方案》《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标排放工作实施方案》,加大园区企业环保检查督查力度,积极开展“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行动,清除再生资源B区报废汽车非法拆解场地2处,下发停产整治通知8份,清理报废车450多辆,废铁2600吨,防止了报废汽车非法拆解死灰复燃,有力巩固再生园区环保整改工作效果。二是强化园区安全生产监管。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责任和措施,联合灵武市应急管理局组成检查组经常性深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检查企业140家次、发现隐患213处,下达整改意见书40份、整改隐患205处。截至目前,园区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态势。三是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根据市扫黑办统一安排部署,制定《银川高新区管委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健全完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关台账资料,共制作广告牌60个、张贴宣传画400张、电子屏滚动播放200多次,悬挂宣传条幅76条,发放宣传材料2000份,发放全市人民群众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封信200份。征集摸排线索2条,办结1件,1件属于经济纠纷。四是高质量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按照全市统一部署,高质量完成城一、城二2个普查小区152户普查对象的清查、普查、核查工作,并顺利完成自治区普查办抽查验收。五是强力推进品牌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品牌培育力度,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丰科技、西部皮草毛皮制品、兴唐大米等4家企业产品被认定为第一批的“宁夏优品”,兴唐米业宁粳43、天隆619在中国•黑龙江国际大米节品评品鉴上分别荣获银奖、优秀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上企业规模锐减。截至9月底,高新区共有规上企业28家(其中:新纳规企业4家),较去年同期的57家减少了29家,去年退库企业达33家。一是由于羊绒企业因融资难、流动资金不足,14家企业全年停产,2家企业半停产退库。二是受原再生资源园区环保拆除退出影响,11家规上企业拆迁退出,2家规上企业停产。三是部分企业因市场等因素,基本处于停产状态而退库。
2、企业开(复)工率及产能过低。截至9月底,高新区28家规上企业中,仅有20家企业复工生产,复工率为71%。开工企业中,仅有6家企业产值有所增长,其他企业均为负增长,且产能严重不足。一是由于羊绒企业负债过高、融资渠道被封堵,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中银毛精纺、灵州雪、盛源3家企业为自加工,中银纺织品、荣昌、特米尔公司全部代加工亚麻部分代加工,仅以代加工维系发放职工工资,大量优质客户流失转移,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衰减。二是再生园区拆迁退出企业部分停产,部分搬迁企业正在建设阶段,尚未形成有效增量。三是皮革皮草市场需求疲软,订单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导致企业减产严重。
3、项目建设后劲不足。全年计划实施项目25个,目前开工率为65.63%;计划年度投资22.68亿元,仅完成年度计划的8.38%。毛皮生产及制品技术改造等6个项目虽已开工,但因资金筹措困难影响建设进度,莱德金属矿山机械维修加工等3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均未入库,6万锭纺纱、空气源热泵成套系统设备暨控制组件等4个签约项目暂停实施。
4.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羊绒市场行情不稳。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羊绒行业出现价格持续下跌,无毛绒价格三次下跌近15万元左右,铅、铝、铜等有色金属价格均低于去年同期,造成原料和成品价格出现倒挂,导致部分企业始终处于停产观望状态。
三、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银川高新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重点围绕园区改革创新、风险防范化解、产业整合提升、科技创新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提品质、优环境,重构发展新优势,扎实推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力争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正增长。
(一)构建符合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立足现有优势产业、资源禀赋、环境容量,进一步强化产业分工协作和产业链配套,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带动高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稳步推进羊绒产业风险防范和化解。按照“瘦身压产、降债造血、优化重整”的基本路径,通盘考虑,分类处置。启动运行羊绒企业破产基金,协调运行羊绒产业纾困基金,积极对接长城、中金等资产管理公司及内蒙古鹿王等羊绒集团公司,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推进羊绒产业整合重组,力促羊绒产业回暖。二是推动再生资源产业提档升级。按照“绿色高端、延链补链、做强做精”的发展思路,发挥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品牌效应,在有色金属回收利用、废旧物资分拣拆解交易、绿色建材、装备制造、再生资源精深加工等领域集中发力,争取再生资源产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瑞银、合鑫等企业开展对外合作,提升技术工艺和管理水平,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要坚持工艺、设备、管理“三个一流”及亩均投资、产值、贡献“三个最大”准入要求,加快推进搬迁安置企业建设进度,力促云耀再生铜、亿能固废等项目建成投产,形成新的增长极,实现循环经济产业“浴火重生”。三是推进临港产业园运营显效。加快推进临港园区PPP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为招商引资创造有利条件。要精准对接抓招商,全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苏灵、京银招商对接成果,力促蒙牛乳业公司乳制品加工、美国凯西基金会等项目尽快签约;年产24万吨Lyocell(莱赛尔)纤维、美嘉奇科技公司LED模组显示屏等正在对接洽谈项目有实质性进展。同时要立足临港产业园定位、区位优势,对现有招商项目储备进行再研究、再挖掘、再论证、再筛选,量身打造了一批市场前景好、产业链条长、社会贡献大、带动性能强、具有良好基础或比较优势的招商项目,为临港产业园今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狠抓高质量发展的项目支撑。一是提速项目建设。按照“投产项目抓达效、在建项目抓进度、对接项目抓开工”工作思路,全力谋划储备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31个,计划重点实施项目16个。二是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按照“洽谈项目尽快签约,签约项目及时开工、建设项目尽快投产”的总体要求,严格实行“量化”“倒排”等工作机制,层层细化分解工作目标,做到领导、人员、责任“三落实”, 力促中科院24万吨绿色纤维、凯田再生资源公司废旧轮胎资源化利用、江苏美琪环保公司铅资源综合利用等5个在谈项目签约落地,蒙牛集团高端液态奶等2个签约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三是提优营商环境。进一步强化“重商、亲商、安商、扶商”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涉企行政职权工作规程,全面承接37项行政审批事项,建立网上审批规范化、集中审批便利化、审批管理扁平化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构建“网上办、集中批、区域评、联合审、代办制、不见面”政务服务模式,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实现“企业的事园区办、园区的事园内办”,着力提升园区品位和形象,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三)夯实高质量发展的载体底盘。一是加快推进总体规划修编。严格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组织编制银川高新区“一区四园”总体规划,结合《银川都市圈开发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19版)》,将主导产业发展定位、功能布局、土地集约利用、企业及项目入园标准等重点内容纳入规划,确保高新区所有建设有规可循、有法可依。二是科学编制产业规划。按照银川高新区“一区四园”的总体布局规划,严格按照“八大产业”定位和规划布局,结合现有各个区块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情况委托专业第三方修编完善高新区总体产业发展规划。在符合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前提下,进一步细化主导产业,强化产业分工协作,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发展格局。
(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体系。一是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重点培养已基本具备条件的亿美生物、如意科技、晶叶酵素、西部皮草等企业积极申报国高企,全程加强协调,指导企业早谋划,早实施,确保2020年国高企申报工作有新突破。创新工作机制方法,继续落实“以需求为导向的项目形成机制”工作要求,深入企业,加大政策宣传和指导,建立“科技服务机构指导员”、“科技管理部门网格员”、“科技创新主体信息员”的“三员”项目凝练机制,在抓项目的基础上,保障R&D经费有来源、有出处、有归集。着重指导无研发活动规上企业科学、规范、完整归集R&D费用,做到应纳尽纳、应统尽统,力争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技指标任务。继续加大知识产权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区别企业不同情况,提供“一企一策”指导服务;利用第三方服务机构资源挖掘、培育企业知识产权业务人员,挖寻专利申报点;摸清底数,掌握第一手资料,建立高新区企业专利明细库。二是着力完善创新平台。加大研发平台建设和管理力度,指导瑞银、金海、万殷机械、恒辉油气、亿美生物、德坤环保等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科技研发平台,申报自治区科技研发平台2-3个。继续发挥国检中心辅助产业高质量发展功能,年度实现各项检测服务1000批次以上。最大程度发挥“中国(灵武)国际羊绒产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成功申报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强大优势,进一步统筹资源,在启动实施智慧园区(二期)项目同时,维护和升级高新区智慧园区项目地理信息系统、科技创新平台系统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系统,充分发挥高新区+多平台“1+N”数倍于N的多级化效果。三是着力优化人才结构。积极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加大人才引育力度。继续加强与西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跟踪对接、深度合作,力争引进人才团队2支、柔性引进高端人才3-5人,培育高精尖端人才3人以上。在东西部合作上下功夫,打通人才双向通道,继续对接绍兴高新区,加强双方交流互访;深入对接无锡高新区,结合双方相近产业,强化沟通,精准对接,携手助推两地合作发展见成效的基础上,实现人才资源共享。深入推进“双创”工作,与银川人才服务局、灵武市委组织部共同高质量办好银川高新区首届“智创高新·四季路演”活动,引髓造血,提升园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结构,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人才要素新动能,为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储电蓄力。
(五)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探路者作用,在体制机制改革中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一区多园”管理模式,正确处理好县园、园园关系,千方百计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发展新活力,再塑发展新优势。深入推进大部制改革和扁平化管理,创新领导干部任用机制和监督机制。稳步推进绩效薪酬改革,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以绩定奖、绩效浮动”,配套建立客观的绩效目标和考核制度,着力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切实做到激励与约束双向强化。二是创新方式方法。着力在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工作方法等方面大胆创新,善于抓住重点,探索破解工作难题的新方法新途径。要大胆涉足“盲区”、探索“特区”、突破“禁区”,行之有效地推进工作取得新进展。在抓示范,树典型上下功夫,努力形成“争相创新,百花竞放”的创新态势。三是创新建设和运营模式。探索建设、运营、招商、管理和园区服务的市场化模式,注重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建立“管委会”+“专业公司”的开发模式,管委会负责基础设施建设、行政审批、环境优化等工作,以专业公司为主体,全权对外实施招商引资。
(六)巩固提升高质量发展的环保整改效果。一是强化“散、乱、污”企业治理。完善落实整治工作方案,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推进和监督机制,对屡督屡犯、屡教不改的环境违法行为,实行“严管重罚”。二是盘活各类资源。按照转型升级一批、整顿提升一批、关停取缔一批要求,对已梳理确定的8家提标改造、22家停业整治、17家关停取缔企业,分类制定处置意见,优化园区空间布局。三是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完善园区土地利用现状图斑标注,重点在协调收回土地存量上下功夫,加大园区闲置土地、厂房及僵尸企业的清理整顿力度。
(七)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生产防线。一是统筹园区安全监管。坚持规划布局、设计、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必须严把安全关,做到不安全的规划不批、不安全的项目不建、不安全的企业不生产。二是创新安全监管模式。通过与灵武市协调合作,以联合检查、购买服务等方式对高新区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创建等工作,弥补安全监督管理短板。
附件: